html模版昆明:立足本地優勢 “小產業”裡尋商機
人民網昆明7月11日電(記者賈興鵬)7月的昆明,涼風習習,宛若初春。夜幕下的鬥南花卉市場,人山花海,卻是一片繁忙景象。“雲南有約132萬畝鮮花種植,總產值488億元。”

誰料想,小小的鮮花,竟二手餐飲設備買賣能迸發出如此大的商機。這是昆明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:依托本地特色,立足當地優勢,從小產業裡尋覓大商機。

日前,“共舞長江經濟帶——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”主題活動正在進行,人民網記者走進雲南昆明,探尋這座“春城”的協同發展之道。

7月7日晚,昆明鬥南花卉台中二手餐飲設備收購市場,擺滿地的鮮花(人民網賈興鵬攝)

以花之名打造中國西南的“鮮花港”

7月7日晚9時,雖已入夜,但對昆明鬥南花卉市場裡的商人們來說,生意才剛剛開始,3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內,有近萬人在此交易鮮花。

“一束11支的卡羅拉玫瑰,在花店的售價可達100多元,但是在鬥南花卉市場,一束20支的卡羅拉玫瑰卻僅售40元。”

晚上8點開市,剛過去1小時,花商劉先生面前的400多包花已賣瞭三分之二。“每年能掙差不讀20萬元,” 劉先生告訴記者。

鬥南花市距離昆明市區大概18公裡,是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。作為一個24小時全天營業的鮮花交易市場,夜晚的鬥南花市燈火通明,比白天更熱鬧。一到晚上,大束大束的鮮花就被運到這裡,花農、小販、花店老板和顧客就開始交易鮮花,熙熙攘攘、人聲鼎沸。

香水百合、洋蘭花、玫瑰、芍藥……這些剛剛采摘的鮮花沾著泥土的芬芳,香氣四溢。從樓上向下看,整個交易大廳裡一排排綠色的鮮花枝葉整齊地排列,色彩各不相同的花朵夾在其中。

“鬥南花市漲一元,全國鮮花漲三塊”。鬥南花市除瞭本地原產花卉外,熱帶蝴蝶蘭、香石蘭、勿忘我、非洲菊、滿天星等許多異地的花草也在這裡落戶。因為鮮花產量巨大,所以鮮花價格也甚為便宜,在外省動輒幾十塊一束的鮮花,在這裡大多是幾塊錢一束。

“2016年,我們鮮切花的交易額已達47.2億元,共計60.7億支。”雲南鬥南花卉產業集團總裁助理、昆明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旅遊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海鵬介紹。

全國鮮花看雲南,雲南鮮花看鬥南。

毛海鵬表示,雲南2016年有約130萬畝鮮花種植地,其總產值逾488億元,鬥南作為中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,占有國內70%的市場份額,出口50多個國傢和地區,連續20多年交易量、交易額、現金流、交易人次均位居全國第一。

此外,雲南是少有的能與厄瓜多爾、肯尼亞等鮮花著名產地媲美的國內鮮花產地。而鬥南花卉市場就屬於典型的“產地型市場”,距離產地更近,鮮花也就更新鮮、更便宜。

據悉,鬥南花卉市場白天以電子交易為主。鬥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引進瞭先進的荷蘭降價式電腦拍賣系統,采用會員制組織和經營方式運作。供應商、購買商經申請認可後可成為交易中心會員,拍賣大廳設拍賣鐘,上面顯示種植者姓名、產品數量、產品品名。

拍賣師開始拍賣的同時,拍賣鐘上的價格從高向低跳動,席位上的競買者,看到滿意的價格時,按下席位上的拍賣鐘按鈕,拍賣鐘顯示競買者號碼,計算機輸入交易者資料和數據,一筆交易即可達成。

“鮮花被采摘離開土地時它的價格就開始下降,所以不能僅是買賣鮮切花,鬥南花卉將為創業者和經營者提供商業培訓、融合交易、供應鏈、信息、服務等資源,輸出鬥南商業模式,幫助廣大花農賣好花。”

毛海鵬稱,“鬥南花卉”的身份今後會越來越多重,不僅是鮮切花供銷市場,還將整合當地花田景觀、人文歷史、特色美食、濕地公園等方面的文化資源搞旅遊,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型花卉小鎮,將其打造為5A級國傢旅遊景區。”

據悉,以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為核心,種植基地、基礎設施建設,交易平臺升級、物流、金融、會展旅遊、科技研發和教育培訓等涉及花卉一、二、三產業的相關業務已全面展開,三產融合發展的態勢已經顯現。



台中中古餐飲設備回收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ri520h6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